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缩写,是将儿童的实际骨发育程度与标准发育程度进行比较得出的发育年龄。骨龄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儿童的真实发育水平,因此用骨龄来判断人的成熟度要比实际年龄更准确。
骨龄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
骨龄是由儿童的骨钙化程度决定的,能准确反映出从出生到完全成熟过程中各个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
通过推测骨龄的发育,可以了解儿童身高发育的潜力。例如,一个男孩10岁,但骨骼年龄是12岁,说明生长速度快,身体发育水平已经达到12岁。如果骨龄是9岁,说明他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仅达到正常儿童9岁的水平。
如何测量骨龄?
测量骨龄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简单的骨龄检测,可以在各大医院的放射科进行,取完整的腕骨,然后根据x光片进行基础的骨骺分析,确定骨龄。价格不贵,这取决于所用的机器。
第二种是完整的骨龄测定,这需要在专业的骨龄测定研究机构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检查。例如HDA数字骨扫描系统就可以实现这一点。
测量骨龄后,将其与实际年龄(即实际年龄与骨龄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获得发育情况。当实际年龄和骨龄的差异为正时,就意味着骨龄落后于年龄。如果骨龄差异为负,说明骨龄早于年龄,有三种情况:
实际年龄-骨龄=±1年,正常发育
年岁-骨龄>1年,发育落后(成熟晚)
实足年龄-骨龄<1岁,发育早(性早熟)
避免发育迟缓,密切注意骨龄的变化
据统计,中国人口约3900万,矮小症发病率约为3%。然而,由于父母对身材矮小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每年实际接受治疗的人数不到3万人。
一般来说,骨龄增长率大于身高增长率,骨骺愈合提前,生长期缩短,成人身高下降。正常情况下,女孩的骨龄大于14岁,男孩的骨龄大于16岁。大部分的骨骺线已经闭合,所以长高的机会非常小。
此外,家长还可以判断,如果孩子的高度低于2个标准差(2 sd)或3百分位数的平均身高相同的种族,年龄和性别、年增长率增加小于4 ~ 5厘米,可以初步判断,孩子在增长缓慢,需要看医生。
为了防止身材矮小,除了必要的治疗干预外,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吃好、睡好,保持早睡的习惯,多做运动,如游泳、跳绳、挂单杠等。春天是锻炼和长高的好季节。建议家长督促孩子吃好、睡好、多运动。
上一篇:生长激素促进骨龄生长?